纪委监察室
今天是:
sdwmjw@126.com

需知事项
(一)为提高办事效率,来信人请留下真实姓名、电话、地址、电子信箱等,以便联系。工作人员将对联系方式严格保密。
(二)来信人在得到处理结果反馈后,如再次就同一问题进行反映,请写明前一封信件的提交时间、标题及主要内容等,以便查找。
(三)如来信内容可公开,请在来信中注明。
(四)来信人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诽谤、诬告、陷害他人。
快速链接

 

【两会议反腐】防止科研教授、研究员群沦为新腐败高发群体 
                     
来自: 人民网  发布: lf
时间: 2013-03-11 #1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马大龙在会上作题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发言。

马大龙委员指出,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但社会各界对投入效率的忧虑却与日俱增,北京市一位基层检察官就曾经发出这样的警示:“如不尽快采取措施,掌握大笔科研经费的教授、研究员群体可能沦为新的腐败高发群体。”

他认为,当前影响科技投入效率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分配中的主导作用。很多情况下,政府取代市场成了科技资源分配的主导。一些政府部门不仅忙于立项目、争经费,而且实际上决定着项目投哪里、投给谁,超出了自身的职责和能力,导致部门利益、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往往取代公众利益和科学判断决定着科技资源的投向。一些情况下,从项目立项到结题,一纸领导批文、一两个官员、几名圈内专家,暗箱操作,就能决定数千万甚至上亿科研经费的投入,不仅导致投入效益低下,更助长了学术腐败。

二是国家层面缺乏对科技项目的信息共享和统筹安排。不仅科技部管理着20多类上万个项目,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也设立了大量的科技项目。由于缺乏全国范围内互联互通的科技项目统一申报平台和科技项目管理平台,不仅造成重复立项、资源配置分散和浪费,也使得科技工作者疲于多头重复申请项目,加重了学术浮躁。一些科研人员甚至先有成果再有项目,一个成果到处交差。

三是科技项目分配过程中的科技评估过分倚重资历,导致的“马太效应”使科研资源过度向少数人集中,产生了一些学术垄断的科研“包工头”,他们往往不再专门从事一线科研工作,主要依靠他们过去的学术成就和人脉挂名牵头申请项目并分包、转包项目。这无形中挤占了那些敢闯敢干的年轻科研人员的机会,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四是“政产学研”各方评价体系和价值导向差异明显,加上保障各方权益的制度尚不完善,使得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导致来之不易的科技成果未能有效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阶段,我国企业仍然没有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往往以理论研究报告形式躺在高校院所教授、研究员的抽屉里,科技成果转化的短板限制了科技投入的效率。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学院纪委、监察室 鲁ICP备12030896号

地址:青岛市巨峰路201号  电话: 0532-55761268

本站二维码
手机版